《一人之下》登陆日本电视台之后,动漫堂说他们的IP商业化之路才刚刚开始

国漫崛起的路上,很多人会习惯性的跟日本对比,所以当《灵剑山》吹起国漫出口日本的号角后,中日合制或者直接切日本市场的作品也开始流行起来。比如我们之前报道的两点十分在自家原创漫画动画化方面走的是中日合制的路子,那兔开发的新IP就选择了先去切日本市场。

《一人之下》也是是中日合制且在日本电视台播出的动画,跟灵剑山源头是小说不一样,这作品的源头是动漫堂出品的原创漫画。不过在动漫堂创始人王鹏眼中,登陆日本只是开始。 动漫堂现在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做出更多《一人之下》这样的作品来,以及如何将创作出来的IP生命力延长,创造更大的价值。前者是他们在创作端不断去优化的目标,而对于后者,《一人之下》的动画化才迈出了第一步。

先来看漫画创作端,动漫堂出品的作品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果。首先是写,编剧们一起讨论选题方向,大家觉得可行后成立一个项目组,将这个故事先落地到一些文字平台上来进一步测试其可行性,在这个项目经过一定的粉丝认可后再进入漫画的创作阶段。从想法到漫画,动漫堂在中间添加了文字创作的环节来降低试错成本。

目前动漫堂在腾讯动漫周更的作品有10部,分别切不同的垂直人群,《一人之下》是他们策划的青年向需要长期投入的作品,在他们的产品线上也有快餐式求短线回报的作品。 创作端除了在工业生产上不断优化降低试错成本,做漫画另一个核心是画手的培养,人才的储备也是自我造血能力的保证。这方面动漫堂采用的策略则是为接下来要进来的新人画手成立子公司,做动漫堂之外的漫画品牌。 动漫堂这么多年已经在平台和粉丝心中建立了一个比较高的质量线,王鹏告诉我,新人开始时很难达到这个水准,他们除了系统化的培训课程,也需要实际进行创作才能的到成长,新品牌的子公司就是为了给新人提供一个成长的路径,让他们的作品能登上一些动漫平台,子公司来帮助他们做推广。 在留下人才方面,动漫堂策略是IP版权共享,说人话就是钱给够。“作品盈利后,我们给制作组的分成是30%,未来还会拿出期权池让优秀的作者成为公司的股东。”王鹏告诉我。目前动漫堂有20多位成熟的画手,子公司新品牌的模式可能会在全国扩张,不断的做规模化。 不过不管是先写再画还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晋升机制,王鹏认为这是上个节点做竞争的关键,在IP热的新节点下,除了继续优化上面的模式,如何将IP商业闭环打通是他们在下一个节点胜出的关键。“这些机制很多工作室都在用,过去我们在这个机制下靠平台稿费和粉丝付费已经做到了盈利,今年你会看到版权交易的盈利。在这一方面,动漫堂会有两个方向:自有IP的商业闭环和市场上大IP的共同开发。“《一人之下》算是我们自有IP商业化的一次尝试,”王鹏告诉我,在这个过程中动漫堂主要负责的是动画大世界观的丰富和制作公司的筛选,前者是保证给粉丝提供内容的增量而不是IP的消耗,后者则是最后成片质量的保证。在大IP共同开发这个方向上,动漫堂之前其实做过《龙族》漫画的改变,“过去是一个简单的甲乙双方关系,现在我们要成为这个IP制作委员会的漫画衍生角色。”王鹏告诉我。这两个新方向的提出也让他们在漫画创作端更加注重作品未来的延展性,“如果只是漫画就不叫IP了,能将动画、游戏、衍生品等链条都打通才算,《一人之下》的动画化只是IP成长的开始。”

动漫堂如何孵化出了徐静蕾都感兴趣的漫画IP?

近日徐静蕾发了一条微博:“顾问”了一个好好看的动画《一人之下》,同名电影剧本准备中,并没有不务正业……让人恍然有一种“次元壁”又被打破的感觉。 这部原名《异人》的漫画连载于腾讯动漫,由天津动漫堂旗下的漫画家米二创作,已经被改编成动画番剧,而且又是一部主要由日本动画团队制作,中日两地同步播出的动画。徐静蕾还以“顾问”身份出现在了片尾名单里.

而这也是天津动漫堂第一部从产业链上游向下延伸开发的作品。2005年,国内资深的漫画家王鹏创立了天津市动漫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集结了一批知名的漫画家进行漫画创作,曾在国内多家漫画刊物上连载漫画,并获得了不菲的稿费。 然而,纸质平台的衰落让这家依靠稿费收入的公司遭遇重创,直到网络平台崛起,才重新找到发挥的舞台。随着IP价值被市场重视,这家老牌的漫画公司也希望加入到原创IP孵化的大军中来,最终依靠IP的流转变现。 作为一家超过十年的漫画公司,动漫堂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其规模化量产能力。动漫堂创始人王鹏在接受数娱梦工厂专访时表示,公司现在签约漫画家20余人,月产出漫画约1400页。此外,还有三家子公司已注册完毕,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到2017年有望达到月产3000页以上稿件,同时连载漫画30余部.

作为一家在行业浸淫超过十年的公司,动漫堂的发展轨迹也见证了近十年行业形势的变迁。 王鹏1996年就在漫画圈出道,创作了第一部漫画《地球保卫战》,2005年正式组建公司天津动漫堂。最初,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是与法国的出版社合作,创作一些漫画。但2009年经济危机爆发,公司一下子就接不到欧洲的订单了。 此时,国内纸质媒体平台崛起,涌现出诸如《漫友》、《知音漫客》等漫画刊物,动漫堂顺势转型,开始在这些平台上连载其国漫。伴随着纸媒的辉煌,当年动漫堂曾一度拥有70多名员工,在多家刊物上连载作品。而纸媒的辉煌没能延续下去,到2014年,纸媒平台迅速衰落。作为一家内容生产公司,没有合作的平台就无法向市场出口内容,公司因此遭到重创,甚至不得不大量裁员。好在半年后,网络漫画平台慢慢兴起,动漫堂开始全面向网络连载转型。 但网络平台与此前的纸媒平台有着诸多差异,对创作者来说,最直接的变化就体现在收入方面。纸媒时代,漫画版税收入就很高,稿费足以支撑公司的生存。巅峰时期,这些漫画刊物开出的稿费,最高可以达到单P稿费1000元。但到了网络时代,免费漫画成为家常便饭,对CP方来说,就意味着在网络平台上连载,只有低廉的稿费,此前纸媒时代盛行的漫画单行本等收入来源都难以为继。动漫堂在最初转移到网络连载阵地上时,为了争取更多读者,打响作品知名度,都是以免费阅读形式连载漫画。 但稿费收入还不足漫画家以前从纸媒刊物得到稿费的五分之一,此后虽然有所提升,但依然与当年纸媒的稿费有很大差距。2015年年中,市场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用户付费习惯,漫画公司的收入结构才更加多元:稿费相比最初在网络连载时普遍大幅上升,此外还有点击收入、漫画付费收入、线下权益分成等。 而网络漫画连载平台受众人群的不同,也改变了公司创作的方向。纸媒时代,漫画刊物的受众以年龄较小的学生族为主,因此动漫堂创作了大量热血少年向漫画,但网漫受众年龄层更大。 王鹏告诉数娱梦工厂记者,在向网络连载漫画转型的时候,就发现了纸媒受众与网络受众的区别,既然线上线下平台资源无法整合,那就一定要做出区别。所以《一人之下》一开始就定位为青年向,其他新创作的作品都以面向大龄受众为主。 目前动漫堂旗下十余部作品,都是在试错后保留下来的,并且各自明确针对某一细分领域,包括热血向、乙女向、纯爱向等等。 作为与腾讯漫画签署过战略协议的漫画公司,随着腾讯动漫培养漫画付费市场,加上动漫堂规模化生产流程下对成本的控制,目前旗下一些漫画本身已经可以实现营收平衡。例如《一人之下》单P成本在同类漫画中差不多可以保持最低,连载至今累计点击15亿,依靠稿费收入就可以实现微盈利。而付费阅读漫画《百花缭乱》,从腾讯漫画获得的收入就更多元化。除去签约时支付的版权费用和每个月的稿费,还有点击收入,从而每个月能为公司带来30%的净利润。今年五一节假日期间,《百花缭乱》点击量曾达到巅峰,创下了十天里付费流水十几万元人民币的记录。王鹏认为:“付费阅读将是趋势,未来估计整个市场上80%的作品要付费阅读,20%的作品免费。”但付费阅读不应该成为漫画作品的终极盈利模式,尤其是市场上已经有诸多小说IP与游戏IP改编的影视动画作品,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特别有含金量的国漫IP”。“国漫现在在上升期,也很受到资本关注,而且IP之间没有直接冲突,不是说一个IP火了,其他IP就没空间了,相反,任何一个IP先火了都会推到整个行业发展。”王鹏表示。按照动漫堂和腾讯动漫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享作品权益,腾讯动漫负责具体的衍生开发工作。《一人之下》在获得很高的点击量后,腾讯动漫方面就出面找到了徐静蕾合作开发真人电影,而动漫堂自己也投资了数百万元用于这个IP的后续开发。《一人之下》原名《异人》,由动漫堂联合创始人,漫画家米二创作。动漫堂除了继续连载漫画,主要投入是要将漫画的世界观做扎实。王鹏透露,目前漫画连载的只是整个世界观里很小的一部分,未来要展现的是发生在世界范围的故事。动漫堂还专门聘请了有影视、游戏行业经验的人来开发这个世界观,为未来影视化、游戏化转换做准备。王鹏表示:“传统网文圈就有很多把世界观做很大的作品。徐静蕾在看完《一人之下》的漫画后,提出这是‘中国版X战警’,也让我们觉得很有意思。这部漫画虽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但是未来背景又是放眼世界的,所以‘中国版X战警’不无道理。我们现在作为原作方,主要负责提交完备的世界观,而其他方面,比如影视化改编就要交给他们更专业的公司来做。”由徐静蕾主导的真人电影第一部预计在2018年上映,并且有制作成系列作的想法,现在正在剧本与选角阶段。由于电影的筹备是一个很漫长的周期,期间或将率先推出动画电影、真人网剧等。已经开播的动画番剧,目前也已经规划了两季。

《一人之下》数据火爆,游戏改编进行中,动漫堂是如何打造爆款IP的?

在上周举行的首届国产原创动画联合展映上,三文娱和B站、啊哈动漫一起,邀请了柏言映画、动漫堂、翻翻动漫、福煦影视、绘梦动画、两点十分等20余家行业领先动漫公司进行作品展映。 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借此机会采访了动漫堂创始人兼CEO王鹏,和这位漫画行业的老司机一起聊了聊,动漫堂是如何打造出《一人之下》、《从前有座灵剑山》等诸多爆款产品的,以及公司创新性的管理方式。 《一人之下》的火爆 《一人之下》原作《异人》的创作者米二是动漫堂的合伙人,也是一线漫画家。这部作品在腾讯动漫桑连载两年半,还收获了一批中国传统道教的读者,甚至一些老道还会经常指正作品的某些问题。 去年开始,《一人之下》开始和绘梦动画一起合作番剧,包括在东京电视台播放。而到明年之后还会扩充分钟数,达到一共24周的长度。 王鹏对邦哥说,目前所有人都爱关心漫画的变现和收费,而动漫堂算是业内漫改游的一个典型代表。《一人之下》的游戏授权给了腾讯魔方来推出横版格斗的。虽然上线时间还没有敲定,但是 PV 和 Demo 都出来了。 第二季的动画上线之后,肯定也是为了游戏做铺垫.

更多类型的 IP 布局 《王爷不要啊》在腾讯动漫里排名前十,收藏数过百万,而它的改编是立志打造真人的影视剧,包括网大和网剧。这类 IP 在改编时就可以跳脱出漫改游的局限。 同时,《王爷不要啊》还可以在真人剧的内容中植入汉服因素,尽量具备更多的商业化色彩。 除了这类时下热门的IP,王鹏还在布局一些前瞻性的IP内容,比如软科幻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梗都是来自于黑客帝国的,漫画偏小众向。但是在未来,他们更适合改编为电影。王鹏认为,只要可以提前投入就可以抢占先机。 新型的漫画“工作室” 动漫堂的公司架构是合伙人制的。不管对方是在中国还是国外,只要是优秀的合伙人,动漫堂都争取做到控股。 王鹏是资深的漫画家,他深知动漫人才是不可能聚拢在一个城市的。所以他通过股权和期权的方式,帮助小型的工作室进入到动漫谈的体系中,主要提供财务上的支持,并且打通未来 IP 改编的上下游环节。 另一个管理上的创新在于,动漫堂旗下的作品会成立制作委员会制度。 假如某个视频平台对作品认可,就可能会直接参投。具体就表现为参加到制作委员会,通过稀释动漫堂的投资份额来共享收益和风险。 王鹏说,随着动漫堂的议价能力不断变强,不管是渠道还是下游的企业都会更加依赖他们的判断和策划能力.